Tuesday, August 30, 2011

Our boss said...

廣告業逢春 起薪點升至逾萬

求才若渴 領軍薪酬拍得住特首


最低工資政策惠及廣告人,香港廣告商會副主席黃光銳指出,新鮮人今年入行,起薪點將升至11,500元,頭3年加薪約10至20%。「市場好景,企業廣告開支增加,但外圍經濟不穩,故廣告公司仍然審慎。」他表示,由於平台增加,如今的廣告業變得更勞工密集,故具3年以上經驗的人才甚為渴市,有能力的廣告人叫價彈性更高。
今屆金帆廣告大賽主題是Pain is Glory(苦‧果),寓意廣告人苦行修,可得正果。事實上,據廣告媒體監察機構admanGo指,今年上半年廣告支出同比增16%至165.57億元。路訊通營運總裁盧瑞盛也表示︰「今年上半年的戶外媒體廣告增長有31%,非戶外媒體也有15%,反映市道好。」




工作量增逾10倍


作為麥肯.香港董事總經理的黃光銳也同意,企業對廣告的需求明顯增加。同時,新媒體廣告對人力資源的需求比以往更大,而企業要求出貨的速度更高,「廣告人確實是愈來愈辛苦。」




為配合今年的急速發展,他表示廣告公司開始刪減工作流程。「以前流水作業,先由客戶服務部向客戶了解工作後,再到創意部商談,想出多個意念,客戶再改數次,才找製作部拍攝。如今,客戶一來到就會捉住創作部一起開會,即場度蹺,很快就可以找導演拍。」據其經驗,大項目現只需2個星期便完成。「以前1年才做10個項目,等同現在1個月的工作量。」




環球經濟差 明年有隱憂


香港是成熟市場,靈活度更高,願意嘗試更多新媒體、新玩法,人才需求量大。以麥肯為例,今年會增聘5至10%人手,因應最低工資,起薪點更平均增至11,500元;為留人才,加薪幅度至少有1至2成。「但廣告公司收費模式太舊,故利潤率愈來愈低。人力投放如今佔支出比例愈來愈高,卻未能在收費上反映。」


市場有發展,黃光銳指出,有更多廣告人選擇創業,但度過頭6個月蜜月期,就要想法子維持生意,明年才是真正的考驗。他表示,美國經濟差,對總公司在美國的廣告公司老闆都有壓力,大家要「泵水」返去。「我們擔心明年大氣候轉壞,中國及香港市場都看淡,大家用錢會審慎。」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北上後被迫回流


1980-1990年代︰資深廣告人黃光銳說︰「當年廣告行業很有魅力,TV扮演重要角色,每個客戶的預算很大。公司甚至向客戶強調︰全公司只做10個客,非常專注。我當時只需負責1個客,1年只有數個項目,其餘時間美其名找靈感、搜集資料,生活頗為悠遊。」


1990-2000年代︰中國內地影響很大,香港接手內地廣告,有規模、有資金,萬寶龍、Citibank等大企養活不少廣告人。「97年市場開放,很多廣告人北上,早期進入的人搶得先機,建立關係,發展得很好。」


2000-2010年代︰但近10年來,雖然依舊很多人北上,但環境主導人才發展,雖賺到錢,但政策限制大,不如香港靈活。「5至6年前甚至不能玩同音異字,現在政府監察依然嚴謹,廣告人很難發揮。」黃光銳坦言,近年中國政府開始用高稅制「遣返」初級職位的廣告人,因國內要培養本土人才。新人經驗淺,回流後需要時間適應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金帆作品享譽全球
「香港創作水平大幅提升,國外廣告人對我們的印象是有質素、尖端。」黃光銳指在過去5年的媒體季度選中,香港的亞洲排名都在5至6位間,甚至試過升上第1位。




曾在法國「康城國際廣告節」設計類別中勇奪最高榮譽「雄獅獎」,他認為最強的廣告人不只要有天份,最重要是在漫長的創作生涯中,維持到創意。心態就如行山︰這次的意念無論有幾好,完了就再來過,要不斷闖高峰。「只拿一次獎,過兩年就會被忘記。所以,創意是廣告人的生存之道,要經常拿大獎,間中又要搵生意,難度非常之高。」


被譽為「廣告界奧斯卡」的金帆廣告大獎已接受報名,「很多公司要求廣告人拿到金帆才去國際參賽。好處是每年都有國際知名評審,作品質素高,近乎9成可得國際大獎。」其截止報名日期是9月14日,學生大獎則是10月26日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鼓勵轉行見世面


「新人加盟,我們通常都會先觀察3年,當他們找到發展的路,公司才會投放更多資源培訓。」黃光銳表示,如今工作量大,員工特性更容易顯現。有些人效率高、有些人客戶關係好、有些創意強勁,也有廣告奇才「瓣瓣掂」,必須近距離觀察才有定論。


有些具潛力的員工,做1年就轉工,他不反對,更鼓勵他們出去見世面,定性後再回來。「有些人轉行後始發現,其他行業太悶;轉做自由職業的人會發現,太多空閒時間。一旦他們回頭,才是可用之才。」廣告界薪酬制度奉行「海鮮價」,具3年以上經驗的人才叫價可以去到很高。「若只計算淨薪金,行內大公司領頭人隨時高薪過特首。」特首年薪約400萬。


撰文:鄧玉燕
系列名:金帆獎系列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